以下为电子商务北京消协通过对直播带货平台的调查内容:
若评定2020年的高频热词,无疑少不了“直播带货”。据商务部统计,仅今年第一季度,全国电商直播已超过400万场。直播带货火爆,也存在消费纠纷问题。北京消协通过对直播带货平台的调查,发现有部分平台存在虚假宣传。中消协的消费者调查也显示,有37.3%的人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,即便在直播带货处于上升期的2019年,品控、售后、发货等问题也频频发生。有消费就会有纠纷,就会有消费者的维权,从这点上说,维权直播带货并非新鲜事。
虚假宣传、品控售后发货等问题,其存在时间堪与电商发展史比肩。直播带货不仅是消费场景变化,也是电商经济的新增长极。大量线下经营主体转战直播风口,交易规模扩大,若不充分重视消费者维权问题,便是漠视消费者权益。从监管层面说,若未及时祭出重拳,便会有治理真空,威胁方兴未艾的直播带货经济。长久看,受益于直播带货的各类市场主体,也不免遭其连累。对线上真实存在的虚假宣传现象、假冒伪劣产品,监管要持久在线。直播带货本质是营销,直播是形式,带货才是根本。为了争夺消费者,带货必然追逐主播影响力、价格优势及销量数据。直播“翻车”的原因往往是重营销、轻产品质量,导致品控售后出纰漏。
中消协调查发现,观看直播的人主要是了解商品,“性价比”和“喜欢程度”是购物关键因素,有60.1%的人是因商品性价比才“剁手”下单。因而,直播带货只追求主播效应,忽略质量管控,无疑是本末倒置。直播带货能快速发展,离不开电商平台运作。整治直播带货乱象,平台要主动作为。调查中,受访消费者对于“主播是否就是经营者”的问题认知较为模糊,这导致人们有意维权,却找不到合适的对象,因而平台要明确带货责任,畅通维权通道。除极少数头部主播外,不少带货主播的从业素质不尽如人意,比如对品牌的生疏,导致介绍时无法满足观众需求,难以让消费者产生黏性。近日,中国商业联合会牵头制定《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》和《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》两项标准,将细致规定直播带货准入、运维及监管方方面面…
以上就是“电子商务北京消协通过对直播带货平台的调查”的全部相关内容了,喜欢的话可以继续关注说股网其他的股票文章!
2020-08-26 18:24
2020-06-29 17:10
2020-06-14 21:07
2020-11-13 10:17
2020-06-25 13:09
2020-05-22 14:00
2020-08-06 18:55
2020-07-17 08:31
2020-07-14 14:29
2020-08-22 16:03